在中国,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善意取得是指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时,如果受让人在受让时是善意的,且以合理的价格转让,并依照法律规定完成了相应的登记或交付手续,那么受让人可以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关于善意取得的物品如何发还,以下是相关法律规定及实践情况的概述:
无偿取得:
如果行为人无偿取得财产,且该财产的转让者无权转让,那么原物所有人有权向该行为人索回财产,无论行为人是否善意。
有偿取得:
如果行为人有偿并且善意地从占有人那里取得财产,是否需要返还取决于占有人是否根据所有人的意愿占有该物。
公共市场购买:
如果物品是在公共市场中购得,即便物品为盗窃或遗失物品,原所有人也无权要求返还。
善意取得人的权利保护:
根据《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如果受让人善意取得动产或者不动产,原所有权人不能直接主张返还,但可以向无权处分人主张赔偿。
时效问题:
权利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二年内可以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如果受让人是通过拍卖或者向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遗失物,原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应当支付受让人所付的费用,支付后可以向无处分权人追偿。
不当得利返还:
善意受益人的返还义务以现存利益为限,返还义务以原物为主。当原物不能返还时,受益人应偿还价额。
综上所述,善意取得物品的返还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包括取得的方式、是否支付合理对价、是否完成了法律规定的登记或交付手续,以及是否超过了法定的时效期限等因素。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得具体的法律意见和指导